6月8日上午,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新闻发布会。自治区民委副主任李国成介绍了自治区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办的目的、意义及基本情况,自治区体育局副局长施李明介绍了自治区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和表演项目的组织情况,呼伦贝尔市常委、宣传部部长汪海涛介绍了承办部门筹备自治区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工作情况。
在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
体育运动会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
(2017年6月8日)
自治区民委副主任 李国成
媒体界的各位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第九届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新闻发布会。首先,我谨代表自治区民委,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大家长期以来对我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第九届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由自治区民委、自治区体育局主办,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承办,将于2017年7月12至15日在呼伦贝尔市举行。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少数民族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是具有显著民族特点的健身、娱乐活动,也是民族政治、文化、生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党中央、国务院对民族运动会高度重视,2011年,国务院开始清理和精简全国综合性体育运动会,停办合并和更名了一些其他运动会,全国民族运动会是被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运动会之一。全国民族运动会之所以被保留,说明她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不仅是一项重要的体育赛事,也是传承民族文化、提高民族健康水平、提升民族活力、展示民族风采、振奋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民族运动会不仅是单纯的民族体育的盛会,她更是民族团结的盛会。对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定期举办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写进了《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把这项活动作为了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并写入了今年的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第九届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办恰逢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前夕,这对于展示内蒙古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守望相助,团结奋斗,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对于展示内蒙古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边疆安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各民族友好相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形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每4年举办一次,从1985年起已成功举办过八届。1985年8月11日至10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分别在锡林浩特市、通辽市和阿拉善左旗3个赛区举行,12个盟市的3000多名少数民族体育健儿参加了14个项目的竞赛和表演;第二届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1989年8月25日至28日在呼和浩特市举行,12个盟市的625名少数民族运动员参加了11个项目的竞赛和表演;第三届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1995年7月22日至24日、8月5日至9日分别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和通辽市库伦旗举行,12个盟市的300多名少数民族运动员参加了10个项目的竞赛和表演;第四届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1999年6月26日至29日在科左后旗举行,12个盟市的606名少数民族运动员参加了14个项目的竞赛和表演;第五届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2002年8月28日至31日在乌兰浩特市举行,12个盟市的12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11个项目的竞赛和2个项目的表演;第六届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2006年8月26日至30日在阿拉善左旗举行,12个盟市的15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13个项目的竞赛和4个项目的表演;第七届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2010年8月11日至15日在鄂尔多斯市举行,全区12个盟市的18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13个项目的竞赛和3个项目的表演;第八届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2013年8月8日至8月11日在锡林郭勒盟举行,12个盟市的2100多名运动员、领队、教练、裁判员参加了13个项目的竞赛和8项目的表演;第九届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今年7月12日至15日如期在呼伦贝尔市举行,届时全区12个盟市将组团参加14个项目的竞赛和3个项目的表演,预计运动员、领队、教练员、裁判员将达到2500人,开幕式现场参与人数将超过3万人。
本届全区民族运动会以“欢聚美丽草原·共庆民族盛会为主题”,坚持“隆重、热烈、节俭”的原则,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力求节俭,发挥特长、展示特色。本届全区民族运动会的宗旨是“发展民族体育、增强民族体质、振奋民族精神、促进民族团结”,同时民族运动会还将充分体现其民族性、文化性、群众性的特点。通过广泛征集,反复修改论证,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本届民族运动会确定了《飞跃》为本届民族运动会会徽,《呼伦》、《贝尔》为本届民族运动会吉祥物,《欢聚·筑梦》(一套十幅)为本届民族运动会宣传画。
为了确保本届民族运动会圆满成功,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了由刘新乐副主席为主任、自治区民委、体育局、教育厅、财政厅、文化厅、新闻出版广电局、保监局、呼铁局、民航内蒙古安全监管局和呼伦贝尔市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第九届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筹备委员会,筹委会下设综合办公室和竞赛办公室,综合办公室设在自治区民委,负责本届民族运动会的组织、协调、联络工作;竞赛办公室设在自治区体育局,负责本届民族运动会的竞赛、表演等事宜。呼伦贝尔市成立了第九届全区民族运动会承办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下设综合、竞赛、宣传报道、安保、服务保障和经贸旅游6个专项工作机构,负责各项具体筹备工作。今年的5月4日至5日,第九届全区少数民族运动会筹备委员会在呼伦贝尔市召开了本届民族运动会筹备工作会议,就筹备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并对比赛场馆和运动员住地进行了考察,对下一步筹备工作进行了部署,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德甲直播免费观看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当前,我们在喜迎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和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全区上下呈现出政通人和、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我们相信,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自治区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在各盟市的热情参与和呼伦贝尔市的认真筹备下,我们一定会把第九届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办成一届既有浓郁民族特色,又符合时代精神的高质量、高水平的体育盛会,办成一届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风采,促进民族团结的盛会;办成一届宣传我区70年辉煌成就的盛会。
谢谢大家!
24直播网 第九届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运动会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2017年6月8日)
自治区体育局副局长 施李明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下面,我就本届民族运动会的竞赛组织情况进行介绍。
发展民族体育事业,是提高各族人民健康素质,构建全民健身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是我区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民族传统体育盛会。今年恰逢自治区成为70周年,作为自治区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高水平、高质量地办好本届全区民族运动会意义重大。这不仅是对全区民族体育工作的检阅,更是对70年来我区民族区域自治成果的检验,是全区各族人民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一次大联欢、大聚会,是展示全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守望相助、健康向上努力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大舞台。
在项目设置上,本届民族运动会共设马术(速度赛马、走马、7400米异程接力赛、30公里耐力赛)、赛驼、搏克(男子、女子)、蒙古族传统射箭(哈日靶、布龙)、蒙古族“男儿三艺”(赛马、搏克、传统射箭)、蒙古象棋、中国式摔跤、射弩、布鲁、秋千、押加、武术、毽球、抢枢14个比赛项目,总计90个小项;设米日干车、波依阔、驼球3个表演项目。为全面贯彻落实“大体育、大健康”的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理念,本届全区民族运动会的亮点是增设项目更现民情、更贴民心、更合民意,在上届的基础上,新增呼伦贝尔传统体育项目抢枢1个大项和马术7400米异程接力赛、蒙古族传统射箭布龙(鄂温克)2个小项。
在参赛场地上,本届民族运动会赛场分别设在呼伦贝尔市新区体育场、鄂温克旗赛马场。为顺应民族体育运动的发展需求,契合民族运动会的实际需求,这两处场地进行了重建和翻修,精心布局功能区域,配齐配全场地设施,体育设施与自然绿化、科学健身与卫生医疗有机融合,两座地标性体育场馆不仅保障本届全区民族运动会顺利进行,更激活了地区发展潜力,增添了群众福祉。
呼伦贝尔市新区体育场将进行搏克、中国式摔跤、蒙古象棋、武术、毽球、抢枢、蒙古族“男儿三艺”之搏克7个竞赛项目以及表演项目波依阔。
鄂温克旗赛马场将进行马术、赛驼、布鲁、秋千、蒙古族传统射箭、射驽、押加、蒙古族“男儿三艺”之传统射箭、马术8个竞赛项目以及驼球、米日干车2个表演项目。
在竞赛组织上,目前,组委会已制定、完善了各项目运动员参赛资格相关规定。自治区所辖地区的少数民族公民,户籍在本盟市的少数民族运动员均可代表本盟市参加比赛。竞赛办法按照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和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审定的各项目《竞赛规则》执行。
为把好资格审查关,组委会专门成立运动员资格审查机构,狠抓运动员注册和报名参赛工作。经两次报名,截止5月10日,本届全区民族运动会参赛人数共有2020人,其中运动员1349名。比赛中还将有267匹马匹和45峰驼峰同场竞技。
为确保全区民族运动会公平、公正、顺利进行,组委会竞赛部,对竞赛工作实施统一有效管理,组织各项目裁判员进行了培训,全面提高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自治区体育局于2016年6月召集各项目裁判长赴呼伦贝尔市与呼伦贝尔市体育共同召开了少数民族运动会竞赛工作对接会,研究确定少数民族运动会各项竞赛场地、比赛所需器材和表演项目的场地等有关事项。并将于2017年6月14日至15日召开少数民族运动会竞赛项目抽签会,抽签会将分别由各项目裁判长主持,进行对14个比赛项目的比赛顺序和组别进行统一的抽签编排。同时,将对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的比赛场馆和所需比赛器材进行检查验收。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竞赛项目编排准备工作,以及竞赛日程、总秩序册、各单项秩序册、表演项目及竞赛手册编制工作,竞赛工作按照预期计划基本就绪。各盟市运动员也正在进行紧张的赛前训练。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我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民族体育工作不仅体现着草原人民的多姿生活,更象征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本届民族运动会以“欢聚美丽草原共庆民族盛会”为主题,遵循“发展民族体育、增强民族体质、振奋民族精神、促进民族团结”的理念,最大的亮点在于取消了代表团团体总分奖,让参与者卸下“争金夺银”的硬指标,激发“重在参与”的满足感、自豪感和快乐感,线上线下齐动员,场内场外齐发力,将民族运动会之风吹遍全区各地。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举办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繁重,我们将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下,周密部署、精心实施,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全面扎实推进各项筹备工作,确保第九届全区民族运动会如期、圆满、成功举行。希望各位新闻界的朋友热情关注我区少数民族体育事业,加强对民族运动会的宣传报道,努力营造各民族团结、健康向上、乐观进取的良好氛围,为自治区成立70周年营造良好氛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
体育运动会筹备工作情况
(2017年6月8日)
呼伦贝尔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汪海涛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上午好!
首先,借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机会,我代表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支持我市民族体育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新闻界朋友以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简要通报呼伦贝尔市筹办本届民族运动会的有关情况。
一、基本情况
2013年8月11日,我市从上届承办方锡林郭勒盟接过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旗,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呼伦贝尔的关怀和信任。呼伦贝尔市作为承办地,按照自治区关于本届民族运动会“隆重、热烈、节俭、祥和”的原则,举全市之力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努力把本届民族运动会办成一届成功、圆满、精彩的盛会。
一是主题突出。第九届全区民族运动会以“欢聚美丽草原·共庆民族盛会”为主题,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为宗旨,弘扬“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展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宝贵价值和文化内涵,进一步发展民族体育、传承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二是内容丰富。第九届全区民族运动会共设14个竞赛项目和3个表演项目,参赛运动员、裁判员近1900人。大会期间,还将举办中俄蒙民族服饰大赛、美食节和乌兰牧骑展演等活动。
三是特色鲜明。本届全区民族运动会充分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在开幕式创意、会徽、吉祥物设计和主题歌创作等方面,充分融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元素,积极挖掘和展示丰富的民族文化及历史文化资源,始终贯穿着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展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这条主线。
二、筹备工作进展情况
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组建工作班子、制定工作方案、推进比赛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筹办好本届民族运动会,呼伦贝尔市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承办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主要任务。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竞赛、宣传、安保、服务保障、经贸旅游6个工作机构,确保各项筹备工作顺利开展。在项目采购上,认真贯彻执行《政府采购法》及配套细则,严格履行招投标程序,确保了规范、高效。
二是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本届民族运动会的宗旨、主题和重大意义,激发各族干部群众共同行动,当好东道主,办好民族运动会的热情。同时,在内蒙古电视台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筹备了本届民族运动会开幕式现场直播和赛事录播工作,届时将会把精彩的活动盛况呈现给广大观众。
三是精心策划大型活动。开幕式7月12日下午15时,在呼伦贝尔市体育场举行,主题是《圆梦呼伦贝尔》,由《序·贝尔和呼伦》、《圣洁之梦》、《壮美之梦》、《和谐之梦》、《尾声·多彩的家园》5部分组成,总时长约120分钟。目前,开幕式舞蹈编排、音乐创作、服装道具制作等工作已全面展开。闭幕式将在7月15日举行。
四是有序推进竞赛筹备。目前,本届民族运动会主会场、分会场新建和修缮工程以及裁判员、运动员报名工作均已完成,竞赛项目抽签和竞赛日程编排工作有序进行。比赛所需器材已通过采购、租赁、调剂等方式备齐。
五是设计确定赛会标识。按照国内外大型文化体育活动的惯例,设计了本届民族运动会会徽、会歌、吉祥物。会徽为《飞跃》,主要创意元素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毽球,造型基础以中国传统书法形式将阿拉伯数字“9”与展翅飞翔的天鹅形象相结合;主题歌为《世界因你而灿烂》;吉祥物为《呼伦、贝尔》,以“骏马天鹅”的主题为设计元素;宣传画为《欢聚·筑梦》。
六是不断细化服务保障。按照“热情礼貌、节俭办会、安全高效、规范细致”的原则制定了接待方案,明确接待工作分工和要求,力求展现呼伦贝尔各族人民热情好客、细致周到的良好形象。招募选拔了501名比赛志愿者,负责大会期间的各项服务工作。成立了安全保卫、交通消防、治安防控、医疗服务、食品安全、疾病防控、水电保障等相关工作机构,以确保大会圆满举办。此外,我们还为所有参会人员及观众购买了人身安全保险。
各位朋友,呼伦贝尔得名于境内的呼伦湖和贝尔湖,位于共和国版图的鸡冠之首,是内蒙古最东部的地级市。下辖14个旗市区,人口270万。这里地域广大。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是全国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这里生态完好。有8万平方公里草原、12万平方公里森林、2万平方公里湿地、3000多条河流和500多个湖泊,素有“绿色净土”、“北国碧玉”之称。这里历史厚重。呼伦贝尔草原被誉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成长的历史摇篮”,创造了灿烂的草原文化,被誉为中华文化第三源。这里民族众多。境内有42个民族,全国仅有的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都在这里。这里区位独特。对外与俄蒙两国毗邻,是中国唯一的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区,边境线长1733公里,拥有满洲里等8个国家级口岸。对内与黑龙江毗邻,在融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方面具有鲜明的区位优势。
2016年呼伦贝尔市第四次党代会上,我市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把“美丽发展、争进前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作为全市发展目标,同时提出了建设“全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示范区”、“全国沿边开发开放最具活力的合作先导区”、“国际化高端旅游目的地”、“国家重要的绿色有机农畜林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和煤基产品加工输出基地”和“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美丽幸福家园”的“两区三地一家园”发展定位,让呼伦贝尔全市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呼伦贝尔的明天更加美好。
朋友们,再过一个多月,全区人民关注的民族体育盛会将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隆重开幕。我们相信,有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有自治区民委、体育局等部门的指导和帮助,有社会各界的支持,我们一定会圆满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把第九届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成为一届团结和谐、精彩热烈、文明热情、服务优质的盛会,让自治区党委、政府放心,让全区人民满意。
最后,衷心希望新闻界的朋友们一如既往地关注呼伦贝尔、支持呼伦贝尔,继续对第九届全区民族运动会给予热情关注、积极支持和广泛宣传!
欢迎到美丽的呼伦贝尔参观考察、旅游观光!
谢谢大家!
德甲直播免费直播视频直播在线观看 德甲直播免费观看高清 德甲直播免费高清在线直播